说明:本小文发往了搜狐社区《国学纵横》之后被作为精华帖子供大家讨论,倒也引来了不同的看法和争论,兹择录如下,新浪社区《大话春秋》和孔子2000网《儒学联合论坛/学术厅》中的就省略了。
原文:2004-11-17
21:50
性善的“善”是一种统治人的必要手段!
性恶的“恶”是自由与解放的前奏!
人类社会在统治者的引导下要发展,就要倡扬性善说,便于对社会的管理。
人类社会要革新发展,冲破旧有的束缚,就要重视性恶的合理使用和研究应用。
因此,
孔子发现其中奥妙,就为社会着想而倡扬“善”。
荀子也发现其中的奥秘,就揭示人性善的本质,提出了性恶说。
于是,也就有了非常聪明加智慧的“告子”逸人的“性如杞柳也,无善而无不善”之说了。
又因此,也就有了《中庸》思想的发展与继承。你要发扬恶的精神,让人为恶,都知道了社会的奥妙,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好管理了。于是,人们大都倡扬、喜欢善的,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原因,也因此,中国的封建社会能统治这个社会达两千年之久,而西方的封建社会则历时很短。
现在的经济发展了,是“恶”的动力,现在的社会文明了的确是“善”的根源!
补发:2004-11-18
12:13
人性本恶也!
人性本恶,只因为需要团体的生存,才将那恶的转化成善的功用和需要。远古的人,吃动物肉,血淋淋的,就像狮子吃小绵羊一样的那样淋漓尽致。
网友:留着 2004-11-18 01:17
这是我见过的最接近"道"的文章了。
网友:心如彩虹 2004-11-21 15:19
若性本善,恶安从来?性若本恶,善又安出?善恶如翳目空花,唯以分别妄执而立;于大地而言,黄金未见其尊贵,粪秽未见其低贱;如是心等一如,则无来去分别苦痛.如六祖言:不思善,不思恶,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
回复:杨牧青 2004-11-23 20:40
对人说,亦对自己言,善恶不起,群生怎分常态。
网友:名名 2004-11-24 00:24
谬论!
“善”有多种。有扶助贫弱古朴的民风;有昏庸的东郭先生;有与虎谋皮的说教;还有劝人忍让今生,乞求来生“歪理邪说”!
请问:难道发扬古朴的民风也是统治人的必要手段?
“恶”有多形。有占有欲的贪婪;有发扬“个性”的胡作非为;有杀人越货的强盗;还有忍受不了压迫而起来造反的“贱民”!
请问:占有欲的贪婪和杀人越货的强盗,也是自由与解放的前奏?!
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是“孔孟之道”加佛教的双重“功劳”!一个教人保持中庸;一个教人乞求来世!
回复:杨牧青 2004-11-24 12:35
谬论吗?发挥佛家一句话的引意来说:着了相而枉自迷性(《愣严经》有这样的说法)上一页
下一页
相关链接:报告文学概述
国学抑或是学术
楹联拾遗集
人类社会人文经济传习录总序
发表评论:请登陆>>极点论坛>>艺术林荫栏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