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大甘肃有盛情的淳朴,也有名家辈出的情结。2004年3月10当中新社《书画中国》电视专题片摄制组前来甘肃的时候,首先要摄制的对象便是赵正(黎泉)先生。
在黄河铁桥边,在黄河母亲前,在碑林,在水车园
……先生向摄制组人员讲述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,历史人文、文化蕴藏,确恨时间过得太快——华灯初上街头!(编者按,西部兰州华灯初上别有一番风情!)
先生写字也说话,写的时候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气势恢宏,意蕴悠长。说“我从小吃的是土特产,我的作品也都是土特产”更有深意,因为先生毕竟是当代写“汉简书法”的知名人士。当记者问:“有人说你是中国汉简书法第一人,你怎么看?”先生则说:“我只是条件比别人好。那时,对于汉简我看到的是原件,是真东西,而别人要学汉简,要临汉简,只能从印刷品见到的。我称不上什么第一人。当时和我一起研究汉简的同伴也有很多,但他们有的是从考古上、历史上或者是文物的角度去研究,而我却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它的。”(编者按,这就是历史,谁也不能更改)。
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,后来先生在今年创作的10米长卷前观岳飞的《满江红》和文天祥《念奴娇》有所凝望,先生只说:“今年元宵节风和日丽,心情也平静,在好心情中写了这幅作品。”(编者按,书法艺术的创作确实是需要好心情的,特别一些很好的诗词文赋。)
两天的专题摄制已经做完了,赵正先生应该稍缓缓气,摆在面前的汉简书艺术路还很长,需要先生来引领。
《书画中国》甘肃书法艺术摄制也该稍停了,甘肃的人文风情需要大力去宣传,汉简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需要重新的去回味! 请点击赵正浏览。 |